“入伏”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,大暑节气又刚好处在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。那么大暑与三伏天有什么区别呢?
一、时间不同。大暑通常出现在中伏前后,一般就十多天时间。三伏包含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时间较长,有30天和40天两种;
二、定义不同。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排在小暑后面,一般从公历的7月22—24日开始。三伏天,由古代的“干支纪日法”确定,初伏为每年夏至过后第三个庚日(指干支纪日中带有“庚”字的日子),中伏为第四个庚日,末伏在立秋后第一个庚日。每年三伏的时间略有不同,但基本集中在一年中最热的7—8月。
三、气象不同。大暑节气往往是高温炎热天气常有雷雨,闷热潮湿。三伏天历时较长,在小暑时节入伏,等到中伏时恰逢气温高峰值,酷热难当,立秋后进入末伏,此时依然炎热,闷热潮湿的情况好转。